首页 > 快讯 > 正文

樊希安:世间有比黄金更珍贵的东西

2023-04-23 15:54:59 来源:环球网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进一步说,那些暂未被书写、未被关注的民族历史,可以先交给文学。作家樊希安正是这样做的。他的长篇小说新作《黄金团》,讲述了一段至今鲜为人知的中国黄金部队的故事。

63岁才开启长篇小说创作


(资料图)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声号令,钢铁、铁路、煤炭等各路建设大军,云集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战场,展开波澜壮阔的大会战。1972年,时年17岁的樊希安应征入伍,在贵州盘县从事三线建设。整整十年的军旅生涯成了他一生的底色,也和部队结下不解的情缘。

樊希安于1986年11月进入出版行业,曾担任吉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先后获韬奋出版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等多项荣誉。

2017年樊希安退出中国出版集团的副总的领导岗位,在这一年里,他写了关于出版方面的四本书,对自己而言算是出版生涯的一个总结,从此人生进入到新的阶段。回忆过往,曾经做人民军队的一员,在部队的大熔炉里锻炼过,樊希安脑海中冒出来个想法——把战友们当年为国家出生入死所做出的贡献书写出来。

2018年樊希安第一次开始写长篇小说,这时他已经63岁了,虽然早在1973年就开始在报刊发表自己的作品,但是写长篇小说还是头一遭,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激励着自己,也不知是从哪儿来的那股劲头,好像“不写不快,不吐不快”,铆着一股劲把作品写出来了,把10年军旅生涯的所有生活体验全都“倒”出来了,不到5年的时间,先后出版了五部军旅题材的长篇小说。而这第五部,就是《黄金团》。

未被书写的历史交给文学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进一步说,那些暂未被书写、未被关注的民族历史,可以先交给文学。作家樊希安正是这样做的。他的长篇小说新作《黄金团》,讲述了一段至今鲜为人知的中国黄金部队的故事。

1979年3月7日,应国家黄金战略储备需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部队成立,主要担负黄金地质普查、勘探和生产任务,为我国黄金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这支部队早已完成历史使命。樊希安发现,世人对其所知甚少,更别提对其贡献的了解。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樊希安用40万字为这支传奇部队树起一座文学纪念碑。

《黄金团》记叙了一个团在山东莱州湾建设三山岛金矿的战斗历程中,意志坚定,不畏艰难险阻,为国争光、牺牲奉献的故事。

军旅情怀开掘冷门题材

樊希安从黄金部队入手开掘出一个冷门题材,把战士的精神面貌,把他们当年为国家做出的重大牺牲能够挖掘出来。基建工程兵这个兵种是1966年国家为了三线建设成立的,先后在煤炭、化工、机械、钢铁、地质勘探等各个行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前后有50万左右的人投入到三线建设中来,这是一个历史题材,一个重大的文学题材。樊希安就是围绕着基建工程兵支援三线建设的这么一个经历,通过自己的真情实感,创作了反映工程兵部队的“不灭的军魂”长篇小说三部曲——《乌蒙战歌》《兵山劲歌》《鹏城飞歌》,从而也找到了自己的军旅文学创作之路。

军旅生涯和出版工作给樊希安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对于他来说歌颂广大战士在特殊年代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苦”的精神,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比黄金更珍贵的是什么

几乎所有当过兵的人都有军旅情结,只要聚在一起总是热泪盈眶,感慨万千。这或许是因为军营生活是朝夕相处的,患难与共的。但绝大部分人都止于感慨,止于动情,而樊希安先生却以文学的方式,以浓厚的军旅情结为黄金团树立了一座文学纪念碑。正是他对部队有着独特的感情,为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后人将永远铭记战士们艰苦奋斗、忠诚奉献的崇高品格。

关键词:

本文来源: 环球网


上一篇: 观热点:时长24小时!25日六安市霍邱县局部区域计划停水,请提前做好储水准备!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为您推荐
推荐阅读

资讯

行业

服务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