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小说写作的入门教程
(相关资料图)
一年过去,自己写小说写了近三年,积累了些经验,所以再做一回年终总结。
本章延续上次的年总往下拓展内容,我想,可以帮助有想法的同学了解小说的外在是如何的。
由于笔者资历尚浅,内容相当浅薄,见谅。
一:对话形式
小说中对话常有,但刚开始写作的同学往往不懂对话形式,也许会用错符号、用错引号,典型的,「」是日文中的引号,既然我们在中国,面向中国读者,最好要用中文引号“”。
下面是对话格式,我先举个反面例子。
例子1:
“哈哈,你这个笨蛋。”
“你才是笨蛋。”
“你是笨蛋,你连炒饭都不会。”
“你不会煮汤!”
“你连加热剩菜都差点烧起来,哈哈!”
“咱俩半斤八两好吗?”
……
看出来问题在哪吗?最大问题在于,你不知道这两个人是谁,不知道是谁也就算了,姑且称他们男A男B,你知道哪句话是A说的,哪句话是B说的吗?
如果对话弄成这种浆糊,我想读者不会高兴看的,下面是修改过的例子。
例子2:
“哈哈,你这个笨蛋。”林彪说。“你不会煮汤!”
“你才是笨蛋。”林军说。“你是笨蛋,你连炒饭都不会。”
“你连加热剩菜都差点烧起来,哈哈!”林彪说。
林军说:
“咱俩半斤八两好吗?”
……
不见得有多好,但你知道话是谁说的了,起码不会晕头转向。
接下来我要把这段对话写得再好点,注意看。
例子3:
“哈哈,你这个笨蛋。”林彪的胖脸因为憋不住笑,红得像烙铁。“你甚至不会煮汤!”
“你才是笨蛋。”林军皱眉。“你是笨蛋,你连炒饭都不会。”
“你连加热剩菜都差点烧起来,哈哈!”林彪捧腹。
林军睨视他一眼:
“咱俩半斤八两好吗?”
……
比上个例子好一点,好在哪?答案是有些画面感了。
好小说得像看电影,你读着文字,画面会在你脑海里慢慢呈现,身为作者,你的任务就是引导这种想象,在营造画面感上为读者提供帮助。
下面是对话的几种格式。
一:
“……”XX说(或者一些外在描写)。“……”
二:
XX说(或者一些外在描写):
“……”
三:
“……”XX说(或者一些外在描写)。
然而这种格式没必要多提,因为高手不需要累赘的东西去表明说话主人,如果角色极富有个性,那么即便对话只有引号,我们依然能知晓是谁在说话。举个小例子,大家能理解就行。
例子4:
“嘿嘿,师兄,这你就错怪咱了。”
“闭嘴。”
“虽然呢,是我打死他,但你不知道哇,他背地里作践了多少良家妇女呀!”
“闭嘴。”
“任由这家伙活着,就是祸害呀师兄!”
“闭嘴!”
……
在此之前,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用格式,直到你觉得不需要做描写,或者你的对话已经能完美再现人物个性。
二:标点符号
虽然这是语文老师的任务,但我想,还是有必要做提醒,不要用过多种类的标点符号。
在小说正文中,我们只用这些:,。……、?!“”其他一概不用。
:是冒号,一般用处是说明,比如,我昨晚失眠了,失眠的理由是:饿。
逗号句号顿号感叹号问号我不必多说,接下来是这个……,具体用处没多少,但是很常见,尤其在游戏文本中。
……在小说中的主要用处有两个,一是表现沉默,二是语言上的停顿(这个停顿功能完全可以用逗号取代,所以也是可有可无的)。
例子1:
“你这个白痴。”林彪骂道。
“……”
例子2:
“你这个……白痴!”林彪骂道。
“……”
这里有个注意点,不要用太多种类的标点符号,那会显得太繁杂,而且没必要不是吗?
记住,小说跟数学一样,要走极简主义。
三:替抽象为具体
什么是文笔?文技与风格,风格暂且不提,本章讲粗略的文技。
先来一个例子。
例子1:
明亮的山野,路边的花灿烂地开放着。阳光落下来,璀璨的光线笔直地射到湖水中,明亮亮的。
……
这句很烂对吧,烂在哪里?
当我们读完它,我们脑子里完全模糊一片,从记忆中抽出一片山野,但是完全没有特点不是吗?
问题出在它太抽象,什么叫灿烂,什么叫璀璨?缺少能看得见的描写。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把所有“地”都去掉,把所有抽象以及无用的东西都去掉。
例子2:
山野,路边的花开放着。阳光落下,光线笔直射到湖水中,明亮亮的。
……
只是这样,你觉得是不是比例一都好?我觉得好。
接下来我要加上看得见的形容。
例子3:
山野被一条蛇形的河流分割成两半。河流两岸铺满小花儿,颜色主要有红,黄和绿,紫色也有些。
阳光落下,玻璃在流动。
……
蛇形河流,可以看见吧?铺满两岸的小花,什么花没说,但感觉上是远远看着的,所以显得小,颜色没说姹紫嫣红,而是具体到红黄绿紫。
玻璃在流动,用大家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是极好的,具体例子还有“胖得像面包一样的柴犬”,“又瘦又高,像竹竿一样的男人”,“脸红得像烙铁”。
四:节奏感与押韵
新手有个很常见的习惯,那就是喜欢写长句,但又写不好,最后弄出的就是奇奇怪怪杂糅了各种常见语法错误以及混乱逻辑的句子了。
例子1:
张飞今天想去鸿宾楼二楼花上七百六十四万元请隔壁曹氏房地产有限公司的老总曹操吃一顿由五星级大厨关羽亲自操刀的山东省鲁菜中特别具有代表性的菜品:葱烧海参。
……
这句话逻辑不混乱,但是很长,因为叠加了许多莫名奇妙的形容词,读下来人快没气了,要是你大几千的小说都是这种长句,读者恐怕头一转就不高兴看你书了。
写短句就是。
这里要谈到一个节奏感,古诗词中最具有美感的是什么?意境,韵律,节奏。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小说当然不可能像写诗词精工细作,但有些方面是可取的,注意到了吗?长句与短句结合。
例子2:
我昨天想吃碗拉面,那里有我老朋友。
可我没想到会是这样。
夜晚,面店依在。
人去楼空。
……
这里只提供一点美学上的思考,是否要这样写作,还请酌情考量。
下面谈谈押韵,这方面我不敢多说,毕竟我只是写小说,而不编曲或者写诗词。
我拿之前写的文段做例子,里面有一点故意加的押韵。
例子3:
让他们坠落,是冥冥中的黑色幽默,也是一个可笑名词的呈现:命运。
复仇即将完成,可是,她心里并未涌现想象中的快意,她发现,心里空荡荡的,只剩下寂静。
她感到平静。
景色很好,风也很好,水也很好,一切都很好。
她听见了他的脚步。
她想起来了,对,一切都很好,唯有他,还没得到。
心中的空缺,只有一个人能填补,那就是张若,命中注定的心之所属。
……
稍微留意一些就好,压不压韵无所谓,不要刻意去做大量押韵。
结语
谢谢您的阅读。